手指在水里泡久了,为什么会变皱?原因在这里!

当我们长时间洗澡、游泳或者洗衣服后,手指会变白而且发生褶皱,看着自己的双手皱巴巴的,感觉好像老了一样。
奇怪的是,当离开水一段时间后又很快恢复如初。
翻阅了大量文献才发现,这个小小的生活现象其实蕴含着大道理!
直到目前,对此解释主要有三个方面:
皮肤吸水变褶皱了——半透膜理论
我们小时候发现这个现象时,大人会和我们说:“那是因为手指被水泡涨了,皮皱了就是这样的”。
这可能是我们最早听到,也是最容易理解的经典原因啦。
我们的皮肤可以分为三层,最外层是表皮层,下方是真皮层,再向下就是皮下组织了。微信图片_20211101161959

其中吸水现象一般被认为发生在表皮层。
皮最外层的部分叫角质层,主要由15至20层完全角化的死亡细胞组成。
表皮层的角质细胞虽然是“死细胞”,但它是最重要的皮肤屏障,仍保持着半透膜这一特性,使水分可以从低浓度的一侧流向高浓度的一侧。
微信图片_20211101162007
由于细胞液的浓度比洗澡水或泳池水要高,所以皮肤就会吸水。
当手脚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时,表皮的角质层由于渗透压的作用,会吸水膨胀。
手和脚的角质层层数多,水分就只能一层一层地往里渗透,导致细胞并不是整体向外膨胀,而是外面一层膨胀大一些,里面的一层膨胀小一些。
这就导致了我们泡水部分的皮肤看起来褶皱。
角质层外还有一层脂质膜,含有皮脂油,能保护和滋润皮肤。
这种油层对我们的皮肤起到防水作用,当我们洗手时,水就会流走。长时间在水中会洗掉油脂,并渗透到角质层,皮肤就开始变皱了。
血管收缩引起皮肤变化——神经调控理论
随着科学发展,人们的认识开始不局限于这种简单的解释。
1936年科学家们发现,手指神经有问题的人,他们的手指是不会起皱的。
 后来,有人也做了实验——将手指的神经切断,就不会有起皱的现象。
人们逐渐认识到,水中泡久了手指起皱,仅靠渗透压引起“死皮吸收水起皱”的解释,有些站不住脚了。这可能是神经系统的自主调节发挥了作用。
2003 年,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发表了一系列论文,提出了水浸起皱是因为血管收缩的论点。
手指远端指腹具有非常高浓度的动静脉血管,是体内少数含有大量“血管球器官”的部位之一。
这些结构由复杂的血管组成,被牢固的外膜包裹,能直接连接到真皮并锚定到表皮。它们既参与感知温度,又参与调节温度。
长时间接触水会带走一部分热量,血管球便通过收缩血管来减少体积,进而调节温度,此时会产生一个负向的压力。
深层和浅表皮肤结构之间的压力不同,对手指尖皮肤的向下拉力也不同,于是就产生了皮肤不同的紧绷度,进而出现深浅不均匀的皮肤褶皱。
特殊的生理机能——进化理论
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,近年来有更多的证据,指向生物进化的角度。
2011年,进化神经生物学家 Mark Changizi (马克•常逸梓)和他的同事提出,褶皱是一种进化的表现。
该团队还认为,褶皱似乎经过优化,可改善人类的抓持能力。
为此,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实验。根据要求,参与者用正常的手或在40℃的温水中浸泡30分钟后起皱的手指,拿起潮湿或干燥的物体,包括不同大小的弹珠。
3
结果发现,用起皱的手指捡起湿弹珠的速度,比用干燥的手指快了12%,但褶皱对移动且干燥的物体没有影响。
这一结果似乎证实了,皱巴巴的手指在潮湿条件下,可以提供更好的抓持力——它可以像吸盘一样,更好地抓住物体。
直至目前,后两种理论均不能独立解释这一常见的生理现象。而且水浸反应只发生在个别灵长类动物,在其他动物并没有发现类似现象。
游泳和洗澡时间长了,发皱明显的似乎只是手指、脚趾部位,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却没有这样的现象。
其实,这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冷知识。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发生褶皱,只是不明显而已。
 
4
 
人体全身皮肤的皮下脂肪不同,手脚之外的皮肤,如腿部、手臂和上身等部位,皮下脂肪比较厚实,相对张力也较强,能很好地支撑皮肤、更加舒展,所以不会显得皱巴巴的。
而手脚部位皮下脂肪相对较薄,水浸泡以后,皮下脂肪张力较差,不能很好地支撑皮肤表层,所以出现一片凸起、一片凹陷的皱巴巴的情况。
另外,相对手和脚(尤其是手指和脚趾),其他部位角质层的较薄,因此不会发生褶皱。
水浸起皱只是暂时的现象,一旦手指或脚趾中的水分完全蒸发,水生褶皱就会迅速消失,皮肤恢复正常,我们不用太在意。
如果想要减少水皱反应,一是注意尽量减少浸泡时间;二是少接触碱性较强(去油效果较强)的洗衣粉、肥皂等,避免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层;三是适当增加手足保湿护理,比如多抹护手霜等。
内容来自“腾讯医典”公众号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